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APLUS分享 377050

APLUS 分享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篇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而且这两种运动形式紧密联系,同时进行.因此,由地球运动所形成的一些自然现象,也一定包含着自转和公转两种因素.当然,在这些自然现象中,有些是地球自转成因为主,也有的是地球

公转成因为主,教材的编排也就以此作了简单的分类.本节课讲述的主要是地球自转的地

理意义,下一节课主要讲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本单元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可以知道,地球在公转运动的同时始终在不停地自转,可见,自转和公转不可分,地球自转的各种效应也是不可分的,而且,地球自转的各种效应对地球公转的各种效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说,认真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是学习下节课的基础.

本节课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地转偏向力.这三种效应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样选材体现了高中地理教材选编的实用性原则.

昼夜交替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本部分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昼夜.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和意义.这四个层次具有一定的梯度.

地方时一段,是初中知识的重复,但此处侧重于原理的讲述,举例说明了世界各国用的地方时方法,这些内容和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同样体现了教材的实用性原则.

地转偏向力是教学内容的要点。关于这一问题,教材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理,这样处理既降低了难度,也给优秀学生留下了发展余地,同时,教材联系实际,

用事实说明水平地转偏向力在地球环境形成过程的作用。

总体上看,本节课和实际联系紧密,易于组织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1.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证明,学习者通过听觉可以获取信息的40%左右,通过视觉可

以获取信息的75%左右,而视听结合可以获取信息的90%以上。本节教学中,适时使

用视听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学习是为了使用,使用可以巩固学习。本节课教学中辨证地处理学与用的相互关

系,做到以用为主,学用结合,使知识得到迁移,并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体现素质教

育的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了达到此目的,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 学氛围,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合作,和谐发展,教学相长。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的目的,主要是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效应;理解晨昏线(圈);理解昼夜交替的意义;理解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了解世界各国的实用计时方法,理解北京时间;了解水平地转偏向力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正确绘制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根据地理经度和地方时的关系,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正确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点、难点

晨昏线的判断,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教学方法

(1)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体现学生的发展。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但由于难点内容较多,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内容,在导学中,注意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做到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

(2)精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本节内容虽然和实际联系紧密,但是,由于本身处在地球上,学生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学时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学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形象地演示过程,突破难点,变不可视为可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素质教育全体性的要求,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基于这一中心,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实践性的练习,教师注意学法指导,耐心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消化、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

(4)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型的课堂教学氛围,主动参与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谈话法、发现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

4. 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地球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地球的运动产生了许多地理效应,对人类的各种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塌糊涂。

(板书: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讲述正文]

[设问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昼夜交替”部分,回答问题:

1.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2.昼夜状态如何表达?

3.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多长,它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参与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回答刚才的问题。

问题1: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又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产生。

(学生在回答此问题时,很容易忽略前一原因,这时要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白,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是昼夜交替的前提条件)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问题2、问题3 略)

(对于以上3个问题的回答,教师应予以归纳总结,同时板书)

形式

表达

一、昼夜交替 周期

意义

[设疑导学]请同学们观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部分,思考两个问题。(播放课件)

1.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地球的哪种运动形式造成的?

2.如何判断晨昏线?

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讨论学生基本上可以回答。

问题一: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问题二: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图1.24讲解,进行归纳。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地球上与太阳光线相垂直的线就是晨昏线。第二,地球上的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为一个半圆,昏线为另一个半圆。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

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有这样一个规律:当阳光在图的右侧时,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所以可以总结为“左昏右晨”。

[发展思维]请同学们自己摸拟演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会不会有昼夜现象?会不会有昼夜更替?如果有昼夜,时间各多长?昼夜更替的周期有多长?

(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启发点拨引导)

(学生回答后,教师边用地球仪演示边归纳总结)如果地球只有公转,也会产生昼夜和昼夜更替现象,周期是一年,昼长夜长各半年。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地球的面貌。

[提示自学]同学们,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我们已经学过了地方时的有关内容,现在请大家按提示自学。(投影“自学提示”。板书:二、地方时)

自学提示:

1.地方时的概念

2.时区与区时

3.世界各国使用的计时方法

4.北京时间

(教师随时检查自学,不断给予指导)

[设疑导学]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共同思考以下问题。

1.地方时是人为规定的,它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2.使用区时比使用地方时有哪些便利?原则上怎样确定区时?

3.实际上,各国采用的区时对理论区时有哪些修订?举例说明。

问题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偏东地点时刻要早——地方时。

问题二:时间相对统一,便于国际交际。从理论上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问题三:不同的国学双根据自己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拘泥于理论区时的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计时方法。(例子略)

这段教学内容之中若干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实际上是以“地方时”为一个知识的“源点”,逐渐扩展到区时、理论区时、实际区时等,落脚到人类怎样安排合适的计时系统,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要向学生展示的基本思路。

[内容过渡]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做一个实验。

请这位同学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让学生做演示实验,然后报告实验结果。结果:轨迹是直线)

我们下面再做一个实验。先请同学们思考,如果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地自转时,这位同学从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滴一滴红墨水,那么,这滴红墨水的轨迹是直线呢?还是曲线?

(学生纷纷猜测,做实验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猜测,但学生的猜测不一致)

看来,大家的意见不能达到一致,那结果到底如何呢?请这位同学给大家做演示。

(让做实验的同学动手演示)

通过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红墨水的运动轨迹不一样。现在请大家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红墨水原来是直线的轨迹变成曲线呢?

(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回答,红墨水轨迹的改变是由于地球仪的转动)

(板书:原因:地球自转)

[知识讲解]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到,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会受到一种国的作用,运动轨迹发生偏转,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上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简称地转偏向力。

(板书:三、地转偏向力)

我们再看地球仪上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

(学生回答:向左或向右)

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是一个规律,请同学们记住。

(板书:三、地转偏向力 原因:地球自转

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引导自学]地转偏向力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请同学们阅读20页图1.25《长江三角洲的发育》,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原因:地球自转

(板书: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影响: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参与学生活动)

[引导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

2.北半球A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偏西?为什么?

3.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砂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为什么?

(上述三个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这些问题和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呆以引起兴趣,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灵活思维,发展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即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课重点较多,难点也较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本节课的作业。

板书设计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形式

一、昼夜交替 表达

周期

意义

二、地方时

原因:地球自转

三、地转的偏向力 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影响

指导教师点评 (山西省长治市教委教研室 高级教师 王富家)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能做到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手段上,能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从多种载体获取知识,把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既便于教师指导,又利于学生探索、研究。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优化设计,体现了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的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活动,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方式上能放弃权威式,推行民主式,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练习的设置恰当,联系实际,具有代表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若能精练一些,效果会更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篇2

1.6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紧承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课并列的内容。地球自转为主要原因产生的地理效应在第五课已有了了较为详细的讲述,而地球两种运动相结合、并以公转为主产生的地理效应难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准备知识,所以,本节课安排在第五课之后。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节课的重要地位。

课文中有关四季和五带的内容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识,通过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课有两条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本课是按照以下两条线索组织内容的。

第四课已经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回归运动造成太阳直射点有两种变化。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又影响到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从时间变化这一线索来看,教材内容把地点(或纬度)作为定量,而把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看作是变量。这样,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就可以分出四季。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五带的形成和划分。这部分内容从地点(或纬度)变化这一线索着眼,把时间(或季节),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就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

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变化”两个字,教学中也要始终贯穿“变化”这两个字。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去探索和操作;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智育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的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理解五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侧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的变化。

3.教学方法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点拨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强知识的内化。

(3)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注意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4)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同时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主动参丐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渗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同学们,在第四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有关内容,请大家看图(投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如何运动?

2.地表何处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在教师的悉心启发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导学]由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地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那么,在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特别是在地球公转的前提下,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效应呢?我们本节课来学习有关内容。

(板书: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讲述正文]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21页图1.26为基础,以课本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文字为画外音,引导学生视听结合学习课本知识)

[自学解疑]请同学们阅读21页图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回答课本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不要责备批评,要做到正确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共同进步)

(问题的答案: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小结)

[讲解导学]刚才三幅图中的P处,B图的昼最长,A图的昼最短,C图的昼夜等长;

三图的P处,B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图的正午太阳高度介于A图和B图之间。

由图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四季)

[引导自学]关于四季,我国和欧美国家的划分有同也有异,请同学们阅读22页有关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投影问题)

1.我国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2.我国丐欧美国家四季的起点各是哪个节气?哪种划分的季节早?早多长时间?

3.我国传统四季和欧美国家传统四季相比较,哪种划分与各地实际气候完全对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这三个问题难度不大,可以作为自学提示,但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指导,要有评价)

划分 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四季 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谚语导学]山西省南部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立夏小满,麦收晋南”,这说明季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对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请大家自学有关内容。

划分 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四季 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重要意义

[问题导学]同学们,请大家完成21页“活动”第一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投影练习答案)

[分析讲解]由刚才的练习可以得出,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了纬度分异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读图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已经学过了五带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自学23页“五带的划分”,完成下表。

(填表过程中点拨学生,体现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通过填表练习和自学,我们对五带的划分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五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础,意义重大。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意义)

[发展思维]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带的划分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呢?

(利用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布置作业]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回归运动的轨迹)。

(1)写出太阳直射下列各点时的时间。

A B C D

(2)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3)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

(4)南极点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是 ,此刻,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党的生日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

2.请同学们阅读23页的“二十四节气”,去生活中调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指示和预告作用。

3.当黄赤交角减小为 时,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当黄赤交角增大为 呢?

一、昼夜长短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指导教师点评 (山西省长治市教委教研室 高级教师 王富家)

本节课教学注意从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分布,线索清晰,结构完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能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使之达到结构合理优化,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活动,克服传统课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说教。整节课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注重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变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为现代的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如能更紧密地和当地实际结合,效果将会更好。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化学教学设计:《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下一篇:体育教学设计:《障碍跑》教案